六、初中
初中阶段,人刚刚懂得了学习的意义,还是童孩子那麽单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山丰在学习上全力推进的巅峰时期,以後再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初中之後,开始逐渐成年,慢慢知道了男nV的事,不免有时分心,rEn後的世界也更复杂,不免处处留些心眼,多份小心。初中时,山丰都是要求数学考试一定要100分,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克服粗心,而克服粗心的关键是加强检查,因此,通常用一半的时间完成答题,然後就是反覆检查,检查7遍、8遍,甚至10遍,记得有几次监考老师都看不下去了,轻轻敲了山丰的桌子,对他说,「我都看过了,已经全对了,不用再检查了。」只有学校里的数学权威——温老师,大家叫她温老太婆,她丈夫是学校高中部的数学权威,郭老师——有次监考,看山丰反复检查,轻轻对他说,「可以尝试找找更好的解法。」温老师和郭老师是长中校园的一道风景,据说他们是大学同学,郭老师高瘦挺拔,尽现知识分子风度,温老师矮小朴素,校园里总看到两人从容地同行的身影,有着巨大的身高差距,但有说有笑的神情很恩Ai和谐。「大概知识分子的完美婚姻就该如此。」这是山丰得到的最初的婚姻方面的启迪。初二时,山丰迎来的第二次数学学习上的高峰,第一次是小学五年级学习应用题时,这一次是几何证明,山丰似乎对於添加辅助线特别有灵感,当时班级里的同学,数学又被山丰拉下一大截。不过英语始终没有喜欢起来,尤其讨厌语法记忆,b如一些介词用法的细微差异,inaton这些介词在时间上的用法山丰至今都较随意地使用,也就是所谓的凭语感。
山丰在初中,成绩可以说遥遥领先,老师们很器重山丰,有几次私下里把山丰叫去,帮山丰分析山丰的潜在「对手」,他们的第一句话通常是,「nV同学,不用管,她们以後自然会下去。」这其中有nV老师。还有「某某某,刚从某某学校转来,在那个学校成绩非常好,现在处於适应期,估计很快成绩就上来。」「某某某,最近很用功,数学进步很大。」那些老师是好心,他们怕山丰骄傲,自认为没有对手就放松,於是来提醒他。能够看到当时教育观念中的男nV不平等,不过,那时,长寿中学的nV生好像确实不如男生,历年如此。但是,等山丰後来到了北大,不仅被男同学打击,更被nV同学打击,山丰印象里,nV同学的成绩都b他好。
进入初中,开始课外书籍,山丰自己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的数学提高辅导书,也开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大部头书。四大名着中只有《红楼梦》读不下去,高中时他曾又多次尝试《红楼梦》,坚持最长的一次也仅仅读完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册中的第一册,完全感觉不到乐趣。山丰在高中的一次周记中,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专门谈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大致说,觉得写的都是一群无聊人的日常琐事,写法罗嗦,也无什麽教益,总之,非常不理解为什麽给予《红楼梦》如此高的文学地位,山丰至今仍然大T持这个观点,当然山丰知道自己不是文学鉴赏大师,只是不想人云亦云。还有《封神演义》,山丰本来准备读,幺爸看到了,就说:「封神演义不值得读。」他没有说具T原因,山丰翻了翻,也觉得b三国演义差远了,就做罢了。幺爸据说小时读书非常了得,本来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可惜由於文化大革命,高考取消,去乡下做了知识青年,当时他好像正在读函授大学,在数学专业。在那个大学生极度珍贵的时代,函授大学也是令人敬仰的,幺爸成为山丰那时亲戚中最佩服的人。婆婆没有什麽文化,但是跟着爷爷这麽多年,经常听爷爷在饭桌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讲解,也懂了一些说法,她也常念叨,「真三国、假封神,唯有西游哄Si人。」总之,彻底打消了山丰读《封神演义》的兴趣,直到现在,对《封神演义》也打不起JiNg神。
所有书籍中,山丰非常喜欢《三国演义》,其实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山丰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名为《诸葛亮》的书,相b《三国演义》,它只能算是小册子。非常喜Ai,至少反覆读了三四遍。诸葛亮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崇拜的对象,如果当时心目中的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也可以称为理想,那麽山丰人生树立的第一个理想就是成为诸葛亮那样的智者。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三国演义》连环画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街上有许多书摊,搭上一个简易的棚子,四周拉上许多细绳,绳上挂满了连环画,山丰有空时,常和弟弟或其他小朋友一起去书摊看书,通常2~5分钱看一本依书的新旧、厚薄、受欢迎程度等而定。小学有一位同学,名字叫袁晓强,他父亲好像是长寿县文化馆馆长,家里收藏了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丛书,山丰听他讲後,非常羡慕。袁晓强邀请山丰专门到他家里去看,他从那个宝贝盒子里取出来,让山丰翻了翻、m0了m0,没有时间细读。这套丛书完全固化了山丰对三国人物的外貌形象认可,觉得曹C、诸葛亮、关羽等等就该是那个样子,以至於直到现在,山丰观看三国的电视剧或电影,都希望其中的人物形象能够与儿时看的连环画相符。山丰曾经也和很多班里的男生一样,课间在草稿本上学着画连环画中的图,其中最Ai画的是马的各种形象,山丰一直画得不太好,班里有位叫聂鑫的同学画到後来几乎乱真,但是他的学习也被耽误了不少,後来都受到了老师的警告,山丰渐渐消去了这GU热情。聂鑫是教师子弟,他妈妈也是学校的语文老师,是山丰弟弟的班主任。
再往後,山丰读到《三国演义》原书,b《诸葛亮》和连环画JiNg彩十倍百倍不止,而且所用的古白话文非常古雅优美、生动活泼,山丰不但喜Ai其中的情节,也喜Ai其中的文笔。《三国演义》T现的英雄主义、以智取胜、深远正统的历史观都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男孩子情趣。之後,山丰又找了不少类似的历史演义来读,b如《说唐》、《说岳全传》等等,老实说,所有这些书都让山丰失望,跟《三国演义》b差太远了,山丰一度认为中国的人才在三国大混乱时代被屠杀殆尽,其後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再无三国时的智慧、勇猛、豪气,所以饱受外部蛮族的欺侮。直到很久以後,读到《东周列国志》,再次大呼过瘾,其中的人物b三国人物还要厉害,智者更智、勇者更勇,奇才鬼才怪才层出不穷,情节更复杂,其中的刺客是三国演义中没有的,卑微的出生却有着感天动地的决绝和义薄云天的气概,东周之後,特别是儒教盛行之後的中国似乎缺少这样的人物。现在,山丰越来越认为《东周列国志》强於《三国演义》,应该被加入,称为中国五大名着。但是《东周列国志》也存在缺陷,主要是:一、很多人物无头无尾,惊鸿一瞥;二、故事不够连贯,由许多小故事拼接的痕迹很明显;三、春秋部分b战国部分写得更生动有趣,有许多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战国部分则是大笔g勒,匆匆而过。非常盼望,随着考古发掘的文物文献的丰富,能够获得那个遥远时代的更多一手资料,有才之士能够重写一部东周列国志。
在山丰长大後的岁月里,他倒是发现,《三国演义》给他很有启发的一句话是曹C常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胜败乃兵家常事」,面对世事坎坷的勇气和洒脱。不断的回味常有新的感悟,b如,《三国演义》所有人物中,最高大上的两个当然是诸葛亮和关羽,但是成年之後,慢慢地发现,最高大上、最闪亮、最给他印象深的片刻不是来自诸葛亮和关羽,而是曹C赤壁大战败逃中的三次大笑,依然要笑那诸葛孔明,笑错了,也要坚持笑,笑一次不够,要笑三次,暗自庆幸的窃笑不过瘾、不解气,要抚掌笑、仰天笑、环顾四周笑,让笑山丰的天下人也听听山丰的笑,不是强颜欢笑,是真正的开怀大笑。在人生最大的失败处,展现出人生最大的豁达,什麽历史成败,什麽千秋功业,在人生心境面前,不过沧海一声笑,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本来猥琐J雄的曹C在这一瞬间不知b那整天算计着、紧拧着的诸葛亮、周瑜身影高大、光芒多少,难怪群星璀璨的三国豪杰中,唯有曹C一个堪称文学家、诗人,诸葛亮的文章也写得极好,可是读起来就是紧促、憋屈,没有一点诗人气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