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宋远廷家是最先完成春耕的,因为新开荒的土地不好播种,宋远廷便尝试用现代的育苗技术进行播种。
虽说宋远廷在现代是学医的,但他一直崇拜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的袁老。
宋远廷过去也常常看相关新闻,故而对于育苗之事也有些粗陋的了解。
虽算不上精,但结合原主的经验,倒也比大渝这些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天蛮干的庄稼汉强了不少。
育苗播种后,宋远廷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可万万没想到一桩麻烦事竟忽然找上门来。
名杨村也不知是哪户人家,在借走曲辕犁时竟还特意把隔壁村的亲戚叫来显摆。
于是名杨村的宋远廷造出新农具的消息就这样不胫而走了。
正值春耕时分,关于土地的闲话可是传播最快的。也不知怎的,最后竟传到了临县县令的耳朵里。
这两年临县上交的公粮一直都是几个县最差的。县令王守仁都不知被上面的人骂了几次。
今年春耕一到,王守仁就开始寝食难安。
王守仁日日对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劝农文书发愁。春耕迟缓,上头催得紧,他这顶小小的乌纱帽,眼看着就摇摇欲坠了。
可就在王守仁愁眉不展时,下面人却带来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
听完下属对曲辕犁的描述,王守仁的眉毛都立起来了。
“果真有此奇物?可省牛力三成,深耕倍余?”
“千真万确,我家有个亲戚可是亲眼见过的。”
王守仁猛地站起身,手指急促地敲击着桌面:“速去!把那个宋远廷给本县弄来!
不,是‘请’宋远廷带着他那个什么曲辕犁,速来县衙!要快!”
衙役的快马卷起官道上的尘土,直奔名杨村。
那皂衣官差带着不容置疑的口谕闯入宋家小院时,宋远廷正悠哉悠哉地坐在院里喝茶。
见官差进门,宋远廷的眉头微微蹙紧。还不等他起身,衙役便扯着嗓子喊道:
“宋远廷,带上你那新造的犁具,即刻随我走一趟!”
衙役的声音带着公门特有的冰冷腔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地上那架线条流畅、木铁铮然的曲辕犁吸引。
院中气氛瞬间凝滞。大郎、二郎下意识地挡在父亲和新犁前面,脸上写满戒备和不安。
四娘和温氏更是吓得小脸煞白,紧紧攥住了衣角。
宋远廷缓缓站起身,神色却出乎意料的平静。
宋远廷知道曲辕犁这种东西只要出现必然会引起注意,只是他也没想到竟这么快就传到县衙了。
“发什么呆,还不赶紧走!”
宋远廷缓缓起身,拍了拍衣角上的灰尘,露出一个谦卑的笑容:
“差爷稍候,容我收拾一下,这就随您去拜见县令大人。”
宋远廷转身,语气平淡地吩咐大郎:“把犁擦干净,套好牛,我这就跟差爷走一趟。”
“爹!”大郎闻声急了,压低声音:“这犁……”
宋远廷抬手,止住了儿子的话头。他知道大郎想要说什么。
就在昨日,父子几人还围坐在曲辕犁跟前,笑谈着可以做做曲辕犁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