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47章 不愧是朕的孩子

第147章 不愧是朕的孩子

知道我们缺劳动力,这么快就帮我们找到了来源?

大家纷纷给皇室点了个赞,然后勋贵们登门拜访,差点把阿史那铜门家的门槛都踩破了。

没办法,现在哪家勋贵家里不缺人?

阿史那铜门本来说大话,保证帮大家抓到足够的奴隶。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意识到有问题。

私下算账后,发现自己几天内承诺了要抓五万奴隶。

这数目巨大。

草原上许多部落的总人口都没有五万。

阿史那铜门这时才怕了,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还频繁向李二哭诉。

李二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安慰他。

远在岭南的冯涛也听说了这事,表示自己这里有许多反叛的百姓难以管理,不如卖给朝廷。

李恪还没来得及说话,朝中贵族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纷纷上书称赞冯涛平叛有功,应当受到封赏。

虽然李恪本来计划要把他们的土地换成饶乐北边的地,但后来他了解了当地的详细情况,亲自把人叫来一一道歉。

说他自己之前不太清楚具体情况,有点想当然了,这事就这么算了。

不过,金矿可以让他们一起出钱,搞个商社来开采。

李恪只要求他们按时交税,没别的要求,勋贵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皇帝都给他们道歉了,还给他们这么大的好处,不香么?

现在勋贵们手头都有更详细的金矿报告,延津最初的报告一点都没吹牛,河里的金子真的有那么多。

而且,黑水其他支流还发现了不少大小金矿,这消息让勋贵们兴奋不已。

现在他们什么都有了,就差人了。

本来他们还想派自己人或者亲信去管金矿,但了解了饶乐北边的情况后,没一个人愿意去了。

既然可以用奴工,何必让自家的人冒这个险?

万一出点事,损失就大了。

家臣都跟了自己十多年,有些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得留着帮孩子们打仗。

现在李恪给他们指了条明路,用突厥奴隶和西南的蛮夷,大家一下就眼前一亮。

以前,勋贵们还受着儒家那套仁义道德的束缚,没想过要用外族的奴隶。

但现在一看,外族奴隶不仅便宜,死了也不心疼。

至于换成汉人?勋贵们不是傻子,看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李恪让魏征在河北道推行的政策里,有一条就是要放开制度,以后不允许再用汉人当奴隶。

而且现在河北道的奴隶已经跟主家签了契约,不再是以前的卑微身份了。

所以,就算是为了讨好李恪,他们也不会再用汉人奴隶了。

不过月余,黄金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国。

尤其是一些繁华都市中,更是家喻户晓。

无数人夜不能寐,最终下定决心,踏上寻金之路。

河北道内,原本安排前往辽东的士族旁支,一扫之前的颓唐,变得意气风发。

曾经撒娇打滚不愿迁徙的人,一夜之间精神抖擞,如获新生。

288R点com

点击收藏 发布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