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坐立不安的皇太极
天启皇帝急忙道:“没有,没有,只是朕在想爱妃怎么还没猜出来。爱卿想想,我大明帝国如此之大,朕又怎么会,只满足在江南一地推行新政,建立新式学校呢?等江南的样板搞好了,等朕腾出手来了,朕一定要在全国全面的推行新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式学校,朕要让大明的每个孩子都能读上书。到那个时候,读书再也不是某些少数人,做官掌权的工具了。”
张皇后听罢天启皇帝的描述,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光看着天启皇帝。张皇后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如果说,张皇后从前敬服的,只是一个皇帝,现在的张皇后,则完全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在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那一刻她不是皇后,他也不是皇帝,她的眼神里,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欣赏和爱慕。她爱上他了,和他的身份没有关系。
这次,轮到天启皇帝浑身不自在了。天启皇帝看着,眼前望着自己出神的张皇后,伸出右手在她眼前挥了挥道:“哎哎爱妃你这是怎么了?为何这样看着朕?”
张皇后立刻回神道:“没看什么,就是觉得陛下,您和从前不一样了。”张皇后不会知道,她无意识的一句话,正好也击中了天启皇帝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沈阳城郊外,皇太极正在焦急的等待着西征林丹汗的部队。关于,这支军队的消息,这几天是皇太极最关心,也是他最敏感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这次西征没有打败林丹汗,而是,恰恰因为打败了林丹汗。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七日前,皇太极收到西征大军专使军报。军报上说,大金出征之前,林丹汗就病死在了青海的大草原上了。林丹汗的儿子和主要将领,认为以他们各人的实力,无法与女真抗衡,所以,思虑再三后,便主动投降了女真大金国。
敌人投降,打了胜仗,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偏偏这次降服林丹汗所部的,是多尔衮兄弟。又有传说,说是这次林丹汗的部众投降,为了表示诚意,献上的投降信物,是从秦始皇一直流传到元代的传国玉玺。
传说,这块传国玉玺,是当年元顺帝北狩时带出大都的。也就是说这块传国玉玺,比大明天启皇帝手里的那快,更加俱有正统性,谁得到了它,谁的政权就更具备正统性。可是,这次是多尔衮三兄弟领兵,现在,如果真有这块玉玺的话,就应该在多尔衮的手中,因为他是此次出征的主帅。。
可是,现在,关于这块玉玺的消息,多尔衮在报捷的军报里,并没有只言片语的提及。关于,这块玉玺的消息,是皇太极从儿子豪格的家书里,得知的一个不确定性的消息。可是,即便此事,是一个为确定的消息,皇太极此刻也能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多尔衮,一直是父汗努尔哈赤身前属意的几个继位人选之一,之所以,后来由他继承了汗位,那只是诸方势力妥协的产物,再加上当时多尔衮年纪尙幼,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军功和人望,所以,没人在他身上押宝罢了。
可是,这次回来就不同了,女真族有从亲贵中,推选领导人的旧例。这次,他三兄弟收降了林丹汗的部众。打败了林丹汗,就等于降服了全蒙古,这场仗下来军功是肯定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