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图腾海东青 > 第一章、民族起源 第二节

第一章、民族起源 第二节

属国是汉朝为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专门设置的行政建制。《汉书》记载,狩二年公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置属国以处之”。从此,汉朝对于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大多在其聚居地设属国予以置。依照汉朝规制,属国与郡同级但属国允许留国号,“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亦可延留其部族风俗,“因其故俗为属国”。为汉朝对属国的统朝廷会在属国派驻属国都尉,秩比二石,专以掌属国核心军政大权。稍有不同的是,汉时属国都尉以下,还设有“丞、候、人属官,译令”等职。而东汉时属国都尉以下,另设属国长史一职负责“职统戎马”。除此之外,属国各级官职也多由朝廷命的汉族官吏担,而一些较官职可由属国的部族首领担。至于各个属国的部族武装则必归由属国官员统领,称为属国骑或属国胡骑,又称属国玄军玄军铁军。史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时麾下就有精兵万骑。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在担辽东属国长史时亦统领着辽东属国部族武装。

狩二年(公前121年),汉朝攻河走廊于此设立河四郡,从而通由内地通往域的陆通,汉朝势力开始向域扩张。丰三年(公前108年),汉武帝发兵远征击姑师、降楼兰,汉军抚师里广树威德。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远征大宛胜,自此“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汉朝为内地联系域诸国的陆通畅,在敦煌到盐泽之间设立通亭站,并于轮台和渠犁等处派驻戍卒屯田。同时,汉朝还设置使者校尉代表朝廷处理域事务兼司驻防屯田事宜,而这标着天山以已为汉朝控制。此后匈奴内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统领域各属国的日逐王贤掸率数万部众向汉朝投降,汉宣帝封其为归德侯。天山以从此亦归属汉朝,匈奴在域的统全面结束。

个域俱都归属汉朝,为有效统这片新纳入大汉版图,但却距离内地较为遥远的广阔疆土,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正建立域都护府,命原护鄯善以道使者郑吉为首域都护。自此开始起汉时前后担域都护者十八人,东汉时前后担域都护者又有四人。依照汉朝规制,域都护级相当于郡守,俸禄两石。其下设属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马、侯、人各二人。除以上属官外,汉朝还在域派驻有伊循校尉、戊己校尉。伊循校尉负责伊循地区的驻军统领和屯田理,而戊己校尉则主屯田事宜并协助都护辑诸国维护地方。为维护自身统汉朝还在域派驻有军队并于当地屯垦。汉时,朝廷派驻域的官吏戍卒最多时约有两万,开垦耕地十多万亩。东汉时,朝廷在域屯垦规模要小很多,驻军屯垦人数虽说较少,然而学者估计起码也有左右。

作为汉朝派驻域的最高军政长官,域都护职责非广泛,包括:统辖域诸国,理驻军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如有动乱还要发兵征讨。归属都护统辖的域诸国,其君主可以称国王但必汉朝册封,而后其统地方可为合法。除国王外,各国主要官员也要由汉朝命,无论国王官员都要佩戴汉朝赐予的印绶。另《汉书》记载,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工、长、都尉、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计有376人。域诸国可以自理其政但前提必听命于汉朝,汉朝颁的政令亦要通行域,史称“汉之号令班域矣”。域诸国可以拥有自己军队但必汉朝挥和调遣。“犯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就是以朝廷义,调动隶属域都护府的各部族军队斩杀了匈奴郅支单于。总之域都护府设立后,个域都纳入到汉朝统中。

随着汉朝在域设立都护府,行使派官、驻军、推行政令等一系列国家主权举措。广阔无垠的域(新疆)正投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怀抱,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国土。

为镇压羌人部落叛乱隔绝羌与匈奴之间通。鼎年(公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护羌校尉节领护羌,负责掌羌各项事务,秩比二石。史载,护羌校尉职责包括:绥扶诸羌,巡行理事;监诸羌,护通;统兵备边兼理屯田事宜。由于羌人屡屡反尤其在东汉时最甚,故而各护羌校尉往往领有重兵并能挥地方郡守、都尉。学者考,护羌校尉麾下直属将屯兵二,湟中义从胡有二三骑,总数达左右。遇有战事还可征发属国中归附羌胡,兵力可达万骑;以边郡太守所领驻军,各万骑;另有边屯田戍卒亦可调遣。换言之羌一旦生乱,护羌校尉可在第一时间调数万兵马予以镇压。

狩四年(公前119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袭破匈奴左地”,匈奴败退漠。汉朝将原居乌桓山的乌桓人迁徙至郡塞外。史载,为制这些新降服的乌桓人,汉武帝始置护乌桓校尉,“拥节监领之(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此后内附汉朝的鲜卑人也划归护乌桓校尉辖。依照汉朝规制,护乌桓校尉秩二石,其下设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归属护乌桓校尉统辖的乌桓、鲜卑各部渠帅、大人,也都为朝廷封授“侯、王、长、都尉”等称号,并颁以印绶。护乌桓校尉所领职责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代表朝廷同乌桓、鲜卑联络,协调诸部之间关系处理诸部所遇疾苦,“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其二、掌朝廷对乌桓和鲜卑的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等事宜,“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其三、负责监领乌桓诸部为汉朝侦察匈奴动静,阻击匈奴对汉朝边郡侵扰。东汉中后,塞外鲜卑代匈奴称雄漠并屡屡寇抄汉朝边郡。护乌桓校尉因而又率领内附的鲜卑、乌桓突骑,配合汉军击来自塞外的入寇敌虏,“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

汉代,护乌桓校尉在乌桓、鲜卑诸部中享有极高领导权威。这一点在当代学者对内蒙古和格尔东汉古墓墓壁画考古中,得到了充分而有力的应。葬于古墓中的主人,正是东汉王朝负责辖内附鲜卑、乌桓的高级官员护乌桓校尉。墓壁画《官邸宴饮图》中护乌桓校尉在官府宴饮看戏,边簇拥着众多髨发的鲜卑人、乌桓人,这些鲜卑人、乌桓人结队鱼贯出入极逞趋炎臣附之形色。在墓壁画《幕府图》中护乌桓校尉又威严端坐于校尉府正堂中央,门前侍卫立,正堂阶下谦恭跪拜着鲜卑、乌桓各部大人、渠帅。而另一组墓壁画《出巡图》中是生动现出护乌桓校尉巡视鲜卑、乌桓诸部时的宏大场景。护乌桓校尉乘坐于三匹马的车上,在众多随从鲜卑、乌桓首领护拥下奔驰在山岭草地之间。通过以上几组墓壁画,我们足以东汉时,护乌桓校尉对内附鲜卑、乌桓各部拥有着绝对的统领权威。

东汉时,匈奴归附汉朝。为有效控匈奴汉朝设护匈奴中郎将一职,秩比二石,拥节。主要职责监护匈奴其单于,并督幽、并、凉三州度辽、乌桓二营。其地当在度辽将军、乌桓校尉之上行使督率之责。其下设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

进入三国时代,雄踞中原的曹魏政权继续以硬手腕镇抚方各少数民族。建十二年(公207年),曹操率军于白狼山大破三郡乌桓,阵前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另服胡汉降众二十余万,所获降众悉数迁往关内。曹操经此一战本控制乌桓各部,同时择选乌桓精壮编入己方骑兵。自此后乌桓骑兵成为曹魏政权一支重要军事力量,用《三国》的话讲,“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骑”。随着黄巾之乱爆发,东汉一度失去了对匈奴控制。后来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困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呼厨泉单于无力抵御只得降服,匈奴男丁编为义勇服役仗,匈奴老幼妇孺则行迁至邺城作人质。很多匈奴部众不肯就范横遭曹魏残酷镇压。《三国》记载,“(匈奴)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数,降附者万计”。鉴于匈奴曾屡屡叛乱,曹操以荐举至幕府职为由将匈奴贵族监视起来。建二十一年公216年,曹操拘留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又拆分匈奴为部,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并“选汉人司马以监督之”,从此匈奴各部实权皆由汉人司马掌握。太和年(公231年),魏明帝设护匈奴中郎将之职,但一般由并州刺史兼辖匈奴。

黄初年公220年,魏文帝增设护鲜卑校尉处置鲜卑各部事务。青龙三年(公235年),幽州刺史王雄遣人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一举犀利手致使鲜卑此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漠少事”。为补充军力曹魏又将“鲜卑数万”散居雍、梁二州防范蜀汉。正始年(公241年),曹魏设辽东属国以置归附的东部鲜卑诸部。为控制氐羌两族曹魏一面封官赐爵予以拢,一面设护戎校尉于长理关中氐羌杂胡事务,并派设汉人司马、夷护军、抚夷护军等职对氐羌两族严加监督。。

为化对东地区各个少数民族的理,曹魏初年又于襄平设立护东夷校尉。东夷校尉统帅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郡,并兼扶余、高句丽、沃沮、挹娄、寇谩汗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护东夷校尉肩负着护扶臣服朝廷的地方民族政权,击袭扰边疆的敌对部族势力,维护中原王朝在东民族地区统秩序与权威等重要职责。晋太康年(公285年),鲜卑慕廆灭亡扶余国。身为晋朝护东夷校尉的鲜于婴按兵不救,未能予以干预。晋武帝因而撤免失职的鲜于婴,何龛为护东夷校尉,何龛上不久“扶余之国”。

综上所述汉魏晋时,为能有效理迁于内地或内附边疆的诸多少数民族,中原王朝不断摸索创新统模。依“因俗而”原则,设立一批适合民族地区统的行政机构和官职。除上文提的机构官职外,汉魏晋时,还陆续设立蛮校尉、护氐校尉等等不一而足。也正是汉魏晋时,中原王朝对民族地区统模的续探索与进。为唐代民族地区羁縻州府制度的最终形成奠定坚实础,与此同时也大大促进我国多民族社会的融合与发。

点击收藏 发布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